16年前,当刘炼在长江上游的重庆果园港工作时,他从未想过这个港口会与世界相连。 “当时,港口只有一条通路、一台浮吊,甚至连一个堆场,灰尘很大,每年只发运少量的内贸货物。”现任重庆果园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刘连说,现在的果园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拥有5000吨级泊位18个,铁路专用线14条,年吞吐量超过26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200万标准箱,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成为连接西部地区与世界各地的“中转站”。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经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批准,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一线记者感受到,果园港的新变化,讲述着这个内陆港持续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故事。货运集装箱被紧紧“夹住”,秋冬季节堆场里依然堆满了货物。刘炼指着遥控室里的两辆白色无人集装箱卡车说:“港口建设正在走向智能化、绿色化,为果园港提高多式联运物流效率、开展更多开放功能提供了坚实支撑。”拥有15年驾驶经验、现在熟悉遥控无人卡车的司机谭宪华告诉记者,无人驾驶卡车的运行方式主要有:全程智能自动,精准避障,利用新能源,实现全天候运行、零排放、低噪音。 “以前,传统的卡车运输需要6名司机负责两条作业线,但现在只需要1名遥控司机和1名现场安全员。”重庆果园港。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不久前,果园港被评为“四星级智慧港口”,成为长江上游首个同时拥有“四星级绿色港口”和“四星级智慧港口”的港口。据统计,港口作业效率的提高,货物中转速度提高了15%,每年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亿元以上。民生国际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司机徐登华深有体会:“以前来港口提货,有时要经过一两天的时间。疾病。 “现在出发前,在APP上完成预约和支付,到港后直接进行操作操作。”无人卡车拉货。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以前,西部地区的货物必须通过船运东行,或者使用昂贵的空运。现在果园港与四通海通道相连,更快、更好、更“丝”。“就是这个!”重庆港总经理张水平办公室里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挂着一张海上运输地图,如果嵌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一带一路”路线图,就会知道,这些线路贯穿果园港的“点”,“果园港”地处内陆,却具有连接几大航道的优势。全会提出“积极扩大自主开放请注意创新贸易发展”。对于果园港来说,“收费”是合理的。 ”张水辉说,如何发挥联动优势?口岸建设如何保持深化开放的迫切需要?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新的建议。从长江上游运来的玻璃基板,分流到西部多个省份的果园口岸,制成液晶屏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后,经过中国陆海新通道,带到欧洲和东南亚;然后分流到生产基地。最近,在税区建立了贸易中心,这使得“合作更直接;集装箱,但现在我们看的是长江流域的产业化、国际化合作。”“追求数量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未来我们必须通过融合实现新的发展。”在物流枢纽建设理念上,我们正在推动5G、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对外渠道,共同努力“建好口岸、管好口岸、办好口岸”。 (记者李晓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