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必赢国际官方入口 >

无人机照明、烘干设备“不停转动”……多方齐心协力,打赢秋收“

发布者:bet356在线官方网站
来源:未知 日期:2025-10-23 11:35 浏览()
央视新闻:连日阴雨天气,影响了山东多地秋粮烘干工作。为保证农民收获的玉米能够及时烘干储存,避免霉损,山东多地建立了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粮食烘干中心,在连续雨季为农民提供秋粮粮食服务。在邹城市庆丰农机服务合作社的粮食烘干厂,烘干机轰鸣,玉米粒通过传送带进入筛选机。去除玉米芯等杂质后,继续由传送带送至干燥塔,进行低温循环干燥直至入库。一粒玉米从入库仅用时15小时左右,水分含量从30%以上降至14%以下。山西襄汾:机器人与工人齐心协力安全过关收获玉米并将其储存在仓库中。近日,山西襄汾县玉米进入关键收获期。当地利用连续降雨的契机,利用履带式收割机开展收割作业,保障秋收发展。在襄汾县,56万公顷玉米正进入关键收获期。但由于近期连续降雨,田间土壤湿度增大,收割机车轮无法进入田间。为确保秋粮顺利丰收,当地农民使用履带式收割机快速进行收割作业,确保秋粮一粒粒收获。同时,对于种植面积较小、田间供水不间断的农民,当地党员和志愿者深入玉米田,帮助农民进行手工收割作业。截至目前,襄汾县已收获玉米56万公顷18万公顷公顷,剩余38万公顷已收获。同时,当地政府启动“三秋”应急预案,公布收割机信息,启动大中型烘干站,确保粮食安全储存。安徽宿州:趁着雨势渐退,百万亩玉米昼夜收割。目前,黄淮海地区趁雨开展秋粮丰收工作。位于皖北的宿州市萧县,日夜收割玉米逾100万公顷。现在情况如何?我们来看看记者发来的报道。晚上8点左右,在萧县六桃镇的一片玉米地里,记者看到收割机还在田间忙碌着。田地旁设置的便携式灯和配备探照灯的无人机为连夜收割的收割机照亮了工作环境。然而,10月17日的一场大雨再次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他收获了许多农民的进步。 18日晚,记者来到一片尚未收割的玉米田,发现由于地面泥泞,即使雨停了,机械也无法进入田间作业。目前,萧县共准备玉米收获机2817台,其中履带式收获机401台。当地还组织成立了28支紧急采收服务队参与采收。目前,当地玉米收获已接近尾声。安徽宿州:玉米面临霉变威胁。塔城粮食烘干“应急站”收获玉米,但雨季导致收获的玉米含水量超过平时,面临发霉风险。此时,全国各地的粮食烘干塔就成为不少农民解决粮食湿问题的“急救站”。夜晚,苏州萧县一家烘干公司灯火通明,忙碌不已。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自9月深秋开始,他们的烘干设备就进入满负荷“连续轮换”模式。农民送来的玉米首先要经过“体检”——水分含量检测。这样可以对水分含量相似的玉米进行分批加工,以确保干燥均匀。筛除杂质后,金黄色的玉米穿过传送带,“爬”到干燥塔的顶部。干燥塔内部就像一个大“热风桑拿房”。塔内有四层,与层相连的三根圆形管道负责将设定温度的热空气输送到不同楼层。从玉米的最上面一层开始,随着玉米一层层下落,水分不断被暖空气带走。当到达底层时,需要冷却风扇来冷却谷物。据了解,为了今年秋收,安徽省已投入2万余万元烘干设备,24小时工作,日烘干能力70万吨以上。
分享到